一九七八年,芒罗曾带领一个尚比亚探险小组。小组中有一位来自夏威夷大学名叫罗伯特·佩里的年轻地质学家。佩里一直从事得到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处资助的最先进的“火山计划”的研究。
“我想是我惹下的麻烦。”
埃米手语道:埃米好猩猩。
一切都发生得如此迅捷,他们丝毫没有回味的余地。按照平常推理会发生的事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脚夫安布里跑回城堡来找他们。他们看见他站在一块林中空地上,挥手要他们向前。这时,突然从他附近的一棵树上冒出一道闪电直冲天空。罗斯以前只知道在一股无形的电流自空而下的时候,从地面上就会有一道闪电直上云霄。可现在却是亲眼所见!随着一声巨响,强大的电流托起安布里,把他朝他们这边猛甩过来。他挣扎着爬起来,嘴里用斯瓦希里语歇斯底里般地喊叫着。
特拉维斯叹了口气。问题就在这里──如今人们把地球上的火山活动视为一种普通现象。自从一九六五年开始进行全球地震情况记载以来,大规模火山爆发每年有二十二次,大约每两週就有一次。难怪各地的测报站在报告这种“普通的”火山喷发现象时显得不慌不忙──推迟报告说明了一种典型的厌烦情绪。
三十年来,军事思想家们对洲际弹道导弹一直是谈虎色变。但是马丁将军却说:“洲际导弹只能算作原始武器。它们在达到物理定律所设想的理论限度方面还没有起步。根据爱因斯坦物理学理论,没有任何东西的速度比每秒运行十八·六万英哩的光更快了。我们正在研製能达到光速的高能脉冲雷射和粒子束武器系统。与这些武器系统相比,运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一·七万英哩的洲际弹道导弹无异于远古时代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恐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骑兵已经过时一样,很容易被消灭。”
埃利奥特非常恼火,说道:“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这些蓝色金刚石会如此珍贵呢?”
埃利奥特有点失望。“我不知道我当时想要什么,”他后来说,“那只是一条棕黑色的地道,偶尔有一些棕色的岩石突出来。我不知道罗斯为什么那么激动。”那些棕色的石块就是金刚石,经过清洗,就会像髒兮兮的玻璃一样透明。
特拉维斯看了看手錶。“当地时间点零四分大约是一小时前,”他说道,“为什么当时不告诉我?”
他问芒罗:“有危险吗?”
芒罗边笑边说:“这意味着……意味着事情有了转机。”
这是紧急信号。以前在实地探险中她从未见过。她清理了记忆体,按下传输键。一阵短暂的瞬间发送时延后,萤幕上出现以下文字:
“可是外面有一百多号人呢。”
这一事实产生了马丁将军所谓的“岩石问题”。与高速运行的电脑相比,人的反应速度简直就像地质变迁一样缓慢。“人眨一次眼的功夫,现代电脑便能进行二千次运算。因此,从下一次战争将由电脑进行这一角度来看,人类实际上就像岩石一样,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因素。人类的战争还从来没有长到把地质变化的速度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的程度。未来由电脑进行的战争也绝不可能长到把人的应变速度作为因素来考虑的程度。”
罗斯向后边的货舱门射击,把闯进来的两个基加尼人打得仰面倒下,鲜血溅了她一身。
“但你总不能受你的创造物控制吧。”
她知道有关她最后阶段的结论。就是那个关于父母般个性之类的胡说八道的颠倒矩阵。对她的评估报告的最后一句话是:在即将达到目的的最后阶段,必须对对象进行监控。
快到营地附近的时候,一棵大树在他们面前轰然倒下。这棵又高又粗的大树像一幢三层楼房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只好从大树的枝叶之间爬过,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嗞嗞地穿过潮湿的树干,削掉了树皮,一阵热气烤人。当时埃米正好伸手抓住一根潮湿的枝丫,一股电流穿过她的手,把她疼得哇哇大叫。她立刻趴在地上,把头埋进树叶之中,赖着不想走了。埃利奥特只好连拉带拖地把她往营地方向拽。
“它们将改变整个世界,”罗斯轻声说,“它们将会终止核时代。”
二战期间,刚果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向美国运送了三批铀,用以製造轰炸日本的原子弹。到了一九六○年,美国不再需要铀了,而铜和钴成了重要战略物资。七十年代,重点又转移到获取萨伊共和国的钽、钨和锗等矿物──这些矿物对于美国半导体电子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到了八十年代,“ⅡB型蓝金刚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军事资源──而人们认为萨伊共和国就有这种蓝金刚石。马丁将军认为,蓝金刚石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一种武器的速度和智能要比其破坏力显得更加重要”。
“是的,”芒罗说道。他没有提起火山喷发的事。
“我们该怎么办?”罗斯问。
公司与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小组之间的通讯联络由于受到太阳闪焰的干扰已中断了二十四小时。特拉维斯在电脑上进行了各个小组最近六小时活动情况的模拟,结果都使他感到不快。巴基斯坦小组可能问题不大,但要使原先的计划推迟六天,从而使他们再花费二十万美元。马来西亚小组处境危险。刚果小组情况则“难料”──公司电脑使用的俚语,意思是“难以预料”。特拉维斯以前曾有过两个“难料”小组,一个是一九七六年派往亚马逊河流域的小组,另一个是一九七八年派往斯里兰卡的小组。这两个小组都有人员伤亡。
气球从那里悄然飘过萨伊共和国边境,飘向东南方向的肯亚──飘向文明世界。
其实,罗斯知道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正在酝酿之中。那天早晨,她照例与休士顿方面进行连繫。使她出乎意料的是,传输键立刻锁住了。保密器的密码输入后,她开始键入现场最新数据,但萤幕上一片空白,接着闪现出一行字:
“在坑道里。”
“她说现在离开,”埃利奥特翻译道。
对于埃利奥特、罗斯和芒罗来说,火山爆发后持续了五分钟的地面震动简直就像是一场恶梦。埃利奥特回忆说:“一切都在震动。我们全都被颠翻,只好像婴儿一样靠双手和双膝在地上爬。在我们逃离矿场坑道后,整座城市仍像玩具似地摇摇晃晃。过了好大一会儿──也许只是半分钟──建筑物开始倒塌,顷刻化为一片废墟:墙体塌陷,顶板坍塌,巨大的石块滚落山谷。树木在摇晃,少顷便开始倒向地面。”
他们内心充满迷惘,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地狱般的世界中艰难地向前行走。四周昏惨惨、黑沉沉,地上冒出不灭之火,备受煎熬的生灵在极度痛苦中哀嚎。他们身后,穆肯科火山还在喷发,岩浆像熔化了的炉渣在流淌,像炽热发红的雨点在飞溅。有一次,他们遭到一阵像烧得发红的煤块般的岩浆雨的袭击:它们落在他们头顶上方的潮湿枝叶上嘶嘶作响;落在他们四周潮湿的地上,地上立即冒出阵阵白色烟雾;落在他们身上,立刻把衣服烧出许多小洞,把皮肤烫红烫伤,把头髮烫得青烟直冒。他们疼得手舞足蹈,最后只好躲避到大树下面,大家挤在一起,等待着空中这场灼热的火雨快快结束。
一·金刚石
“快说!”特拉维斯催促道。任何有关刚果小组的消息都会使他感兴趣。
“我们赶紧走。”芒罗说。他们朝那座失落的废城走去。使他们又一次颇感意外的是,埃米打手势说,她愿意和他们一道走,接着她就疾步赶了上来。
“因为他就是为首的巫师,”芒罗说着走进飞机驾驶舱,“把他打死,我们就能摆脱困境。”
“你总共安放了十二个谐振炸药装置。”芒罗更正道。
芒罗终于做了一个手势。大家开始向前。埃米惊恐地拉了拉芒罗的衣袖,打手语道:不去。那里有人。
人攻击鸟鸟快飞鸟快飞埃米想走。
一九五六年,在战略轰炸机失去往日威风的年代里,军事思想家们认为一场未来的全面核战争将持续十二个小时。到一九六三年,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使这一进程缩短到三小时。但是,到一九七四年,军事理论家们预测未来战争仅持续半个小时,而这“半小时战争”的複杂性要大大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埃利奥特对芒罗如此严肃感到非常吃惊──儘管埃米把芒罗有兴趣和她交流看得很正常。为了让芒罗能明白她的意思,她又打了一遍手势,这次打得更慢,而且双眼紧盯着他的脸。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在津吉城东的半山腰处找到了它们──通向穆肯科山坡的一系列採矿隧道。
埃米惊恐万状。在他们开始向营地跑的时候,她吓得低声哼哼,一头扑进了埃利奥特怀中,一泡尿尿湿了他的衣服。
“快进去!”芒罗大声喊着,催促大家赶紧从歪斜的起落架爬上机翼。大家从机翼上进入机舱后,他猛地关上舱门。箭射在金属机身上,发出叮叮噹噹的响声。
为什么不高兴?
卡希加耸耸肩。“做饭太大了。做饭只要五或十立方英呎的钢瓶就够了。”
芒罗转过身。“埃米,”他轻声喊道:“不,不。埃米不要动。埃米乖。”
“他们对大猩猩失去了控制,”芒罗说道,“它们造反了。”他边笑边从矿石中拣出金刚石。
“那我们就有许多丙烷气了。”芒罗说道。他终于明白罗斯的计划了。这么多丙烷太有用了。芒罗也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了。他也笑起来。
昏暗中,罗斯的步履沉重。她意识到自己个人的追求带来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结局。长期以来,罗斯在调用公司电脑数据库方面是个专家,能调出包括对她个人进行评估的资料在内的任何资料。电脑对她的评估她能倒背如流:
埃利奥特立刻意识到这种光速武器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其速度之快是人所无法想像的。人类已习惯于机械化的作战模式,然而未来的战争将是一个全新意义上的机器间的对抗:在一场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的冲突中,每一个瞬间的进程都将是由机器来操纵的。
一个剧烈的震动将罗斯掀翻在地。她爬起来又跌跌撞撞地向前跑。她感觉到空气中的潮气以及火山喷发出的浓密的灰尘。瞬息之间,天黑得像夜晚,头顶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前一天晚上下了场大雨。他们周围的密林湿漉漉的,空气湿度超过饱和程度。看来一场雷暴已在所难免。罗斯心里非常矛盾,既想观察到这一理论上的特殊现象,又想赶紧逃离险境。
电脑分析穆肯科将有大喷发建议立刻撤离现场危险在扩大全体立即撤离现场。
埃利奥特对于人类将把战争控制权让与自己的发明物而感到震惊。
“是,头儿!”卡希加应声答道,并迅速抓起背包。他回头看了看其他人。这时,埃利奥特从黑色烟气中一瘸一拐地跑了出来,怀中还紧紧抱着埃米。他的脚踝扭伤了,跑起来有点瘸。埃米迅速跳到地上。
由于人类的反应速度太慢,所以他们有必要把战争的决策控制权交给反应较快的电脑智能。“在未来战争中,我们应当丢弃对冲突进程进行调控的任何幻想。如果我们决定以人的反应速度来进行战争,我们几乎肯定会遭到失败。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相信这些机器。这就使得人类的判断、价值观和思想显得十分肤浅。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一场代理式的战争:一场纯粹由机器进行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不敢对它施加任何影响,因为这样可能会减慢决策机制,从而导致战争失败。”而这最终的、关键性的转变──将运行速度为毫微秒的电脑转化为运行速度为微微秒的电脑──则将依赖于ⅡB型金刚石。
“干什么?”
但这并不是说你到正在喷发的火山地区来就一定能寻找到被喷出的金刚石。大多数金刚石矿都位于死火山地区,在已形成化石的火山锥地区。这种火山锥又被称为金伯利火山筒,是以南非金伯利地区的地质构造命名的。维龙加火山群位于地质构造极不稳定的东非大裂谷附近。五千多万年来,这里火山活动连续不断。他们现在正在寻找的就是津吉城早期居民曾经找到过的火山化石。
“像是在做爆破实验。”埃利奥特指了指她背包旁的地面上放着的三只陶瓷锥形物。
埃米手语道:鼻毛人听埃米现在回家。
气球在二千英呎上空遇上了东风。风吹着气球飞越莽莽的刚果丛林,飞越穆肯科山那冒着浓烟的红色火山口,接着飞越了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的东非大裂谷的峭壁悬崖。
现在离开,她急切地手语道。
“能行,”芒罗说,“或许还很好呢。”接着他向上指了指。“火山已处于喷发阶段。”
“是的,”埃利奥特说。
卡希加站在一支印有“丙烷”字样的钢瓶旁边说道:“她看见这个东西,问还有多少。我告诉她还有六个,她就大笑起来。”
失落的津吉城被永远地埋藏了。
罗斯也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她曾经考虑过埃利奥特提出的整座城是被某种疾病所吞噬的推测。她想不太可能是外部原因。“我认为,”她说道,“对于津吉城的人来说,这里的金刚石矿已经枯竭了。”因为从宝石的角度来说,这些晶体的确已毫无价值──颜色发蓝,上面有许多杂质。
芒罗耸了耸肩。“卡希加是这样想的,也许他是想找个藉口回家。”
芒罗曾亲身体验过火山喷发的险境。一九六八年他在刚果的时候,正赶上维龙加火山群中的姆布蒂火山喷发。前天他曾听到激烈的爆炸声,他就认为那是伴随即将发生的地震所产生的尚且无法解释的轻微地动现象。他觉得穆肯科火山即将喷发了。当他昨天晚上看见那束雷射在上下颤动时,他知道穆肯科火山的上部会发生新的地动。
五角大厦发言人耐心解释说该计划是一个对夏威夷群岛居民以及那里的军事设施都有价值的“海啸预警系统”。五角大厦的专家们提醒伊纳加说,一九四八年发生过一次横扫太平洋的大海啸。它首先使考爱岛【注】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接着席捲了整个夏威夷群岛。二十分钟后,当海啸袭击欧胡岛【注】和珍珠港的时候,当地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警报。
“没有必要了,”罗斯信心百倍地说道,“我可以自己作出决定。现在我决定对山坡上的金刚石储藏量进行一次测试。”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埃利奥特问道。
津吉城的人们不会想到五百年后的今天,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价值的石头竟会比地球上其他任何矿物质更加珍稀、更为贵重。
“我想,你应当再与休士顿联络一下。”芒罗说道。
埃米跑到芒罗跟前,举起双臂,拍打着他面前的地面。芒罗以为她想让他跟她玩一玩。他笑着,用手在埃米身上挠着。她却对他不停地打着手势。
“你这个杂种来得正好!”芒罗高叫着,端起机关枪一阵扫射。一个眼眶周围涂得红红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应声倒下。“打中了!”芒罗说道,“巫师被打死了。”他坐在座位上,等基加尼武士把那人的尸体抬走。
埃米握着引爆器。她是被闪闪发亮的发光二极管吸引住了。她朝这些人看了看。
地坏。现在离开。
埃利奥特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个矿场如此丰富,那为什么会废弃呢?”这也是罗斯脑海中已经考虑的问题。
埃利奥特向前跑去。此时,烟雾中出现了罗斯的身影。她不住地咳嗽,直不起腰来。她的左半边身子有点焦黑,左手皮肤被烧伤。她被雷电击了一下,不过后来已记不得当时是怎么回事了。她指着鼻子和喉咙,边咳嗽边说:“烫……疼……”
这时,穆肯科山发出轰鸣声。大地在震动,所有的人都跌倒在地上。
“向他们射击!”芒罗轻鬆地说。他打开弹药箱,拿出机枪的弹夹。“我们不愁没有弹药。”
埃利奥特摇摇头。
特拉维斯问:“莫雷利氏九级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
“我就带了这么多。只好这么将就了。”
芒罗从坑道里走到阳光下,他的口袋里装满了金刚石。“罗斯在哪儿?”
“呵,有意思。”芒罗说着看了看埃米,又看了看手錶。
打这种规模的战争只能依靠机器,因为人类的反应速度太慢了。正如马丁将军指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绝不是一场按动电钮的战争,“因为人按电钮至少也要一·八秒钟,这对现代战争来说太漫长了”。
“现在会发生什么事呢?”埃利奥特问,“我们赢了吗?”
他们的周围是个昏暗的世界。原本亮晶晶的白色瀑布和清澈见底的溪水中全是黑色烟灰,显得浑浊不堪,哗哗地流进满是浮渣和灰色泡沫的水塘。天空灰濛濛的,只是偶尔因火山喷发而闪现几阵红光。空气也是灰濛濛的。他们不断地咳嗽,在充满黑灰的世界中蹒跚前行。
“什么答案?”
芒罗知道火山喷发难以预料──五百多年来,没有人敢于涉足这座位于火山脚下的城堡废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说明问题。在山坡高处就有新近的熔岩场,还有的熔岩生在南面几英哩的地方。而这座城堡则未被火山殃及。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穆肯科火山群的地质构造决定了大多数火山喷发往往发生在比较舒缓的南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现在就没有什么危险。既然火山喷发难以预料,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几分钟内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种危险不是来自火山熔岩,因为熔岩流淌的速度比人的步行速度还慢。熔岩从山顶流到山脚需好几个小时。真正的危险来自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和气体。
休士顿时间凌晨一点。R·B·特拉维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监视器前皱着眉头。他刚刚收到基特皮克观测站通过戈达德太空中心的遥测装置接收到的最新光球图像。他这一整天都在等待戈达德太空中心的有关数据,这也是使他情绪不好的一个原因。
金刚石与火山有关,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人们对其中的原因还不甚了了。大多数理论认为,金刚石这种纯碳晶体是在地球表面以下一千英哩的地函中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处于这一深度的金刚石是无法得到的,除非在火山地区,由熔化的岩浆将它们带到地面上来。
现在离开。
“有毒气!”芒罗叫道。他张开一只手臂,夹起罗斯就走。“我们得上山!”
一小时后,他们站在高坡上,对那座已经笼罩在烟灰之中的城堡看了最后一眼。他们看见远处山坡上有一溜树木在起火燃烧。那无疑是从山上流下来、在他们这个位置上又看不见的岩浆引燃的。他们听见山坡上的灰猩猩发出的阵阵惨叫,因为灼热的岩浆正像雨点般地打在它们身上。他们眼见着一片片树木不断地倒下,而且靠城堡越来越近。最后,城堡随着一大片乌云一起塌陷,消失了。
这时,罗斯才意识到她的金刚石也被永远地埋藏了。
埃米高兴地咕哝着,继续打着手语。
“是的,但只有一人是重要人物。我们只要干掉那个眼睛底下画着红色条纹的基加尼人,就能立刻阻止他们进攻。”
芒罗耸耸肩膀。“告诉她我明白了。”
“不,埃米!”他说。
罗斯看了看营地。卡希加正忙着做早饭;埃米蹲在火堆旁吃烤香蕉(这是她让卡希加特别为她準备的早餐);芒罗和埃利奥特正在喝咖啡。除了黑色的火山灰以外,整个营地的早晨一切正常。她又看了看萤幕。
在普通的金伯利火山筒中,金刚石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矿脉当中。在普通矿场,每开採一百吨岩石通常只能出三十二克拉──一/五盎司──的金刚石。你低头向这些矿井里看,根本看不见金刚石。但在津吉城的矿场里,这种向外突出的矿石却有不少。芒罗用他的短刀就挖出了六百克拉。罗斯看见隧道壁上露出了六七个大金刚石,每个都与芒罗发现的差不多大。“我只是凭眼睛看,”她后来说,“就能看到四五千克拉的金刚石。无需再往下挖,也不需要分拣,什么也不要干,唾手可得。这里比南非最大的金刚石矿还要丰富。简直难以置信。”
罗斯抬头看着穆肯科火山喷出的滚滚浓烟。她想:见他的鬼去吧。她想要金刚石。她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怎么能就此罢休呢。
埃利奥特怀着複杂的心情听着他俩的争论。从表面上看,芒罗的反对意见似乎很荒唐──这么一点炸药,无论间隙时间怎么设定,似乎也不可能引起火山喷发。真是无稽之谈!埃利奥特不明白芒罗为什么认定这是有危险的。芒罗似乎知道一些埃利奥特和罗斯所不了解──甚至想也想不到的问题。
事实上,“火山计划”根本不是从长远考虑的。它将在位于夏威夷岛的世界最大活火山冒纳罗亚火山的下一次喷发中得以实施。实施“火山计划”的目的是在火山喷发后对其进程加以控制。之所以选中冒纳罗亚火山是因为它喷发时相对缓和一些。
理查兹停顿了一下。“破坏力很大,特拉维斯先生。”
彼得不高兴彼得。
除了芒罗外,其他人都感到非常乏味。芒罗则忧心忡忡。
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假设美国人和苏联人同时派出自己所有的轰炸机,发射出所有的导弹,双方在空中的攻击和反击的武器的数量也不会超过一万。在第二个小时内,双方用于交战的武器总数会达到一·五万。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每秒钟就有四件武器处于作战状态。
那天早晨,他们有好几次感到地面在剧烈震颤,震得废墟的建筑物上灰尘直往下掉。穆肯科火山发出的隆隆声更加频繁。罗斯毫不在意。“这只是说明这里是大象王国。”她说道。这是一句古老的地理方面的格言:“要想找到大象,就要到大象王国去。”大象王国也意味着你能在此找到想要的任何矿物。“如果想要金刚石,”罗斯说着耸了耸肩膀,“到火山上去。”
“很难解释,埃米,”他说。
公司的主要数据处理程式设计师理查兹探头进来。“我有一些有关刚果小组的情况。”
“我总共才放了八百克炸药,”罗斯说道,“也就是说还不到一·五磅。这点炸药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他们又等了二十分钟。当确信再没有基加厄人在附近的时候,芒罗带领大家走近飞机。他们刚到飞机的舱门口,突然一排排白箭雨点般地嗖嗖向他们飞来。
这是他们在废城中的最后一天。所有参与这次刚果探险的队员都有类似的反应:这座先前还是那样神祕的城堡,现在却被揭去了神祕的面纱。今天早晨,他们终于看清了其真实面目:一排排快要倒塌的旧房隐没在炎热难当、恶臭难忍的丛林之中。
问题是穆肯科火山还要过多久才会进入猛烈喷发阶段。这就是芒罗为什么对埃米的反应如此感兴趣的原因。因为,众所周知,灵长目动物能够预测诸如地震和火山喷发之类的地质活动。芒罗感到奇怪的是,大谈什么冷藏猩猩大脑的埃利奥特对此竟然一无所知。使他更加奇怪的是,有着丰富地质知识的罗斯也不认为今天早晨所看到的火山灰是火山喷发的前兆。
“我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这样做的,”罗斯说道,“驯养家养动物──或者使用袖珍计算器干什么?这不是放弃控制权吗?我们不想自己去犁地或进行平方根运算,于是就把这样的工作让我们驯养或餵养的动物或创造出来的其他的智能去干。”
埃利奥特打手势告诉埃米。埃米一脸不快,不再打手势了。
“在未来的冲突中,在没有体积庞大的导弹的情况下,高速小型电脑系统与核弹相比就显得重要得多了。它们的运算速度将成为决定第三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电脑速度现已成为军备竞赛的中心问题,就像百万吨级当量是二十年前军备竞赛的中心问题一样。”
谐振炸弹是一种定时炸弹,是微电子技术和爆破技术非常有效的结合。“两年前,我们在安哥拉用这种炸弹炸毁过桥梁,”芒罗解释道,“只要起爆时间控制得当,六盎司的炸药就能炸毁五十吨的加固型钢。要有一个传感器,”──他指了指背包旁的控制盒──“它会监测先期爆炸的冲击波,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引爆其余的炸药,从而产生把整个结构震垮的谐振波。爆炸情景极为壮观。”芒罗看了看在他们上方正冒着浓烟的穆肯科山。
这时,基加尼人停止了攻击,撤退到静静的丛林之中。芒罗俯下身,看了看倒在那里的飞机驾驶员的尸体,接着又注视着舱外的丛林。
芒罗问:“像这样的钢瓶还有六支吗?”
这个光球图像是个负片──在萤幕上太阳呈黑色,那一串白色光点是太阳黑子。太阳表面至少有十五个大的黑子,其中一个所引起的大闪焰使他伤透了脑筋。
罗斯关掉了发射机。
理查兹回答说:“这个消息是刚刚从非洲测报站传过来的。我想他们一定认为这算不了什么大事,不过是另一次火山爆发。”
埃米非常害怕。她用安全带把自己繫在座位上,打着手势说:
【注】在太平洋中北部。是夏威夷群岛中的第四大岛。
光速武器最适用于太空,并将首先在卫星上投入使用。马丁将军指出,早在一九七三年,俄罗斯曾经轻而易举地“破坏了”美国间谍卫星VV/零二。一九七五年,休斯飞机製造公司开发了能够锁定多种目标的快速瞄準和射击的武器系统。该系统能在一秒钟内发射八束高能光束。一九七八年,休斯公司把该系统反应时间又缩短到五十毫微秒,也就是十亿分之五十秒,并将该武器系统的精度提高到在一分钟内击毁五百枚导弹。这些发展预示着洲际弹道导弹即将寿终正寝。
基加尼人从丛林中跑出。士兵们向空中发射弓箭。苍白的弓箭射向夜空,但毕竟离气球太远了。弓箭划了个弧形落回到地面。气球终于慢慢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
“是谐振炸弹,”芒罗说道,“她简直是疯了,把它们放在这儿,会把整个地方炸毁的。”
“把火焰喷射器或者汽油罐统统找来,”芒罗对卡希加说道。接着他开始查找有关资料,以便弄清C─一三○运输机上油箱的位置。
芒罗看着埃米,笑了。
早在火山刚刚喷发的时候,芒罗便想到要直接前往那架失事的C─一三○运输机那儿去,因为它能给他们提供庇护和食品。他原先估计两小时就可以走到。但是,实际上他们走了六个小时才透过昏暗的光线看见了那架上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灰尘的庞大的飞机。
考察队中,包括埃利奥特在内,没有一个人想离开。他起床的时候就在考虑,离开津吉城前应该获取更多的资料。他已不满足于只带一只猩猩的骨架回家的想法了,因为它们像人类一样,其独有的特徵已经涉及到行为,因而远非对其身体外表结构的详细描述所能说清楚。他想再拍摄一些灰猩猩活动的录影,再录一些它们发出的那种声音。而罗斯则更坚定了一定要找到金刚石的决心。芒罗在这方面的兴趣也毫不逊色。
闪电从他们周围的树上沖天而起,发出噼噼啪啪的炸裂声,带出咝咝作响的团团白色雾气。罗斯后来回忆说:“到处都是雷电。耀眼炫目的闪电连续不断,还有那可怕的咝咝声。那个人(安布里)尖叫着。说时迟,那时快,那道闪电穿过他的身体进入地下。我近得伸手就可以摸到他。我没有感到多大的热气,只看见一道白光。他的身体僵直,周身突然冒起火来,发出刺鼻的焦味,颓然倒在地上。芒罗翻滚着他的身体,想扑灭他身上的火,但发现他已经死了。我们继续往回跑。我们没有时间对所发生的事情作出反应;由于还在地震,我们不断地跌倒。很快,我们的眼睛就被闪电刺得几乎看不见了。我记得听见有人在尖叫,但不知是谁。我想我们是在劫难逃,必死无疑的了。”
正如火灾发生时大多数人是死于吸入大量烟气一样,在火山喷发时丧生的大多数人是由于粉尘和一氧化碳窒息造成的。火山气体比空气重,所以只要穆肯科火山散发大量气体,处于山谷之中的津吉城在几分钟内就会充满浓浓的有毒气体。
清晨,营地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黑灰。远处穆肯科山正喷发出浓浓的黑烟。埃米拉了拉埃利奥特的衣袖。
这时,罗斯满面笑容地出现在地道口。“我们很快就会有答案的,”她说道。
“我们要从电子线路电脑系统转向光线路电脑系统,其原因就是考虑到速度──与速度最快的约瑟夫森结相比,法布雷──佩罗特干涉仪(对应于半导体干涉仪的光学干涉仪)的反应速度至少要快一千倍,能达到一微微秒(十的负十二次方秒)。”马丁将军指出,新一代的光电脑取决于是否能得到ⅡB型硼衣蓝金刚石。
这架大型运输机的机翼和机身上覆盖了厚厚的黑灰,看上去就像坠落在茫茫黑雪之中。在那个断机翼上,黑灰像瀑布似地沿着机翼滑落到地面。他们听见远处基加尼人敲鼓的声音以及穆古鲁部队的迫击炮声。除此以外,就是令人不安的寂静。
欧日财团考察队留下的闪闪发光的塑胶气球被丙烷气体燃烧后产生的五万磅热空气托起,从丛林深处的地面冉冉升起,很快便升上了黑沉沉的夜空。
一道灼热的、蓝白色的、耀眼的闪电拉开了雷暴的序幕。他们四周的道道闪电就像下雨一样密集。罗斯后来估算了一下,雷暴开始的第一分钟里有二百次闪电──几乎每秒有三次。往日所熟悉的雷声现在是接连不断,毫无间隙,就像飞泻的瀑布发出的轰鸣,震得耳痛难忍,随之而来的气浪掀得他们直往后退。
她打开背包,从中拿出许多白色陶瓷锥形物和带天线的小方盒。她把小方盒子和锥形物接在一起,然后走进第一个坑道,把锥形物沿坑道两壁摆放,并一步步慢慢向黑暗处走去。
一九七九年一月,在国防部高级研究所任职的富兰克林·F·马丁将军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小组委员会听证会上说:“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比属刚果是世界上对美国军事方面的努力起了最重要作用的国家。”马丁将军解释说,刚果,也就是现在的萨伊共和国,作为“地理上的偶然因素”,四十年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未来还会变得更加重要。(马丁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为争夺萨伊共和国的战争要大大优先于它为争夺阿拉伯产油国的战争。”)
他们听见飞机外面传来阵阵鼓声。箭像雨点般落在机身和舷窗上。透过舷窗上的尘土,他们看见几十名浑身涂着白色的基加尼人从树丛中跑出,钻到机翼下面。
芒罗在飞机残骸附近的丛林中静静地注视着飞机。罗斯想趁这个机会用电脑与休士顿进行联络。她不停地用手掸去显示屏上的灰尘,不过她最终还是没连繫上。
“我知道,埃米。”
他们浑身上下都是烟灰──背包上是一层灰沙,满脸汙垢,越抹越髒,头髮也比以前黑了许多。他们感到鼻子和眼睛都火辣辣地疼。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向前走。
芒罗拿起一只,翻过来看了看。“你知道是什么吗?”他问道。
埃米好猩猩埃米好。
卡伦·罗斯从一个坑道中走出,又消失在另一个坑道。埃利奥特看到她安放锥形物时手电筒的亮光,不一会儿她又消失在黑暗之中。
“不,埃米,”芒罗说罢转过身对着埃利奥特,“难道你不能阻止她吗?”
六·恶梦
“有关金伯利火山岩中的矿藏规模。我放了十二个测震炸药装置,一定会让我们得到充足的数据。”
“火山计划”颇有争议。在一九七五年众议院武装部队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代号为DOD/ARPD/VULCAN 七千零二十一的计划(即“火山计划”)被小心翼翼地列入“其他对国家安全有重大意义需要长期资助”的项目之中。然而第二年,来自夏威夷州的众议员戴维·伊纳加却对DOD/APRD/VULCAN计划提出质疑,要求了解“该计划的确切军事目的以及为什么资金要夏威夷州单独承担”。
“撤!”芒罗大声喊叫着,“快撤!”
四·休士顿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
芒罗不再挠她。“她这么说了?”他大声问道,“她究竟说的是什么?”
“她要你听她的话,现在就回家。”埃利奥特说。
随着一连串隆隆的爆炸声,夹杂着亮晶晶的金刚石的尘土从坑道里冲出。接着是一片寂静。“好了,”罗斯最后说道,“希望你们都满意。显然,这种轻微爆炸不至于引起火山喷发。将来科学方面的事就由我来管了,而且……”
【注】夏威夷群岛的主岛。
“是的,头儿。还有六支。”
“太好了,博士!”卡希加笑着说。而此时埃利奥特却吓得浑身筛糠似的,一屁股跌坐在埃米身旁的座位上。
休士顿站覆盖清理记忆体。
“火山计划”旨在改变冒纳罗亚火山的喷发进程。其具体的方法是:在盾地的断层线上进行一系列定时控制的非核爆炸,从而在这座巨大的火山上开一些“天窗”,达到对大量熔化的岩浆进行引流的目的。一九七八年十月,该计划祕密实施时动用了对引爆高爆谐振炸弹有丰富经验的海军直升机部队。“火山计划”持续了两天。第三天,非军用的冒纳罗亚火山实验室公开宣布:“冒纳罗亚火山十月份的喷发比预期的缓和,而且预计不会再有大的喷发。”
两天来,特拉维斯一直睡在公司。现在整个行动都快完蛋了。公司现在有一个小组活动在巴基斯坦北部,离动乱的阿富汗边界很近。另一个在马来西亚中部,一个共产党游击队活动的地区。而在刚果的这个小组正面临着当地叛乱分子和一些大猩猩模样的不明动物群的袭扰。
“不,”埃利奥特表示不同意,“我们能够自己作出决定。我不想搅到这件事情当中来。”
二·以光速进行的战争
“快了,埃米,”他说着,心里希望真能这样。
埃利奥特既没有带回照片、录影带、录音带,也没有带回灰猩猩的骨骼,而且连测量好的数据也丢了。没有这些资料为证,他不敢宣布说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物种──事实上,即使探讨这一新物种的存在的可能性也是不明智的。一个大的机遇与他失之交臂。他在昏暗的丛林中行走,只感觉到整个自然世界都在发疯:因为天上的有毒气体而窒息的飞鸟一只只吱吱惨叫着从空中往下直掉,掉在他们身边的地上扑腾着;成群的蝙蝠大白天的中午在空中乱飞乱窜;远处有动物在尖叫、在嚎叫。正午时分,他们面前突然窜出一只花斑豹,身上后半段腿的毛还在燃烧。远处还传来大象发出的阵阵惊叫。
芒罗冲进客舱,举起手里的机关枪正準备开火,却看见罗斯跌坐在座位上,毫无顾忌地狂笑起来。其他人盯着她看,不知如何是好。芒罗抓住她的肩膀使劲摇。“镇静点儿!”他说道。但她还在继续不停地笑着。
“哦,天哪!”卡伦·罗斯转过头一看不由惊呼起来。
情况不是很妙。然而,最新获得的戈达德太空中心的信息似乎比上一次的好一些。几小时前他们──似乎──与刚果方面有过十分短暂的连繫,虽然罗斯没有作出反应。他不知道小组是否收到了警报。他垂头丧气地看着萤幕上那黑色的太阳。
“那你就走吧,”她说,“反正刚果不是个空谈学问的地方。”
埃米打着手语说:埃米不喜欢,埃米想回家。她使劲抓着安全带。
罗斯耸耸肩膀说:“这是无法避免的。在坦桑尼亚奥都韦峡谷中,有许多迹象表明那儿有个二百万年前建造的房屋的遗迹。这个类人动物已不满足于住山洞或其他自然栖身场所。他建造起自己的住所。人类为了自身的目的总是在不断改变自然界。”
埃利奥特没有经历过火山喷发,他对所看到的情景也不以为然。穆肯科火山比前几天更加活跃了。但自从他们到达维龙加地区的第一天起,穆肯科山所喷发的还是烟气。
飞机里光线很暗。地板歪得很厉害。成箱的设备滑到过道上,有的倾倒着,有的已经摔碎。破碎的玻璃器皿撒落一地。埃利奥特把埃米抱到一个座位上。这时他才发现这些可恶的基加尼人竟在飞机座位上拉屎撒尿。
谈到那些声音、他为什么要录音,以及是否有可能将一个猩猩的大脑保存并带回去这类事情时,埃利奥特显得很厌烦。有关语言起源问题似乎还存在着某种学术争论。人们过去一直认为语言是动物喊叫的产物,但现在他们知道动物的喊叫是由其大脑的边缘系统所控制,而真正的语言产生于大脑中被称为“布罗卡区域”的地方……芒罗无心听他说教。他一直在专心地听着远处穆肯科山传来的隆隆响声。
“设在约翰尼斯堡大学内的南非地震测报站报告说,当地时间点零四分发生地动。估计震中坐标与维龙加火山链上的穆肯科火山坐标一致。这次震动是複合型的,震级为芮氏五至八级。”
“但是你总不能放弃控制权嘛!”埃利奥特说。
芒罗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知道至少二十四小时内他们是不可能离开飞机的。晚上他们需要进行自卫。白天,他们需要在飞机周围清出一块空地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显然是将飞机周围齐腰深的灌木丛点燃──如果他们这样做不会引爆飞机油箱里剩下的燃料。
“我们还是不要争。”
“在这儿。”罗斯答道。
他们走了这么长时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穆古鲁将军和他的部队。每当看到地上有吉普车车辙,芒罗总要带领大家向西走入丛林深处。“他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沾边的家伙,”芒罗说道,“他手下的人也一样。他们会挖出你的肝脏生吃,可是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现在基加尼人放弃了正面进攻。他们开始从飞机后部发起攻击,因为后面没有窗户。机舱里的所有人都能听到这些人光着脚爬上机尾,然后走到他们头顶上机身上方的声音。两个基加尼武士从飞机后部开着的货舱门爬了进来。在驾驶舱里的芒罗大声喊道:“如果他们抓到你们,会吃掉你们的!”
“他们肯定以为我疯了,”罗斯说道,“因为我又蹦又跳。他们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为什么现在要离开呢?”他问她。
他们在争论的时候,埃米溜开了。她拿起放在罗斯背包旁边的引爆器。这是一个上面有六个闪光的发光二极管的微型手持式装置,埃米见了之后觉得非常好奇。她伸出手指準备去按那上面的按钮。
埃米现在离开鸟飞。
“火山计划”是保密的。芒罗是在班加吉附近一个围坐在篝火旁畅饮的夜晚了解了所有的情况。现在,当看见罗斯在处于即将喷发时期的火山地区使用谐振炸药时,他不由得想起了此事。“火山计划”所根据的基本原理是:被禁锢的巨大地质能量──无论是地震、火山还是太平洋颱风──可以用相对较小的能量来诱发,使之得以具有极大破坏力地释放。
芒罗皱起眉头。这种钢瓶很大,约二十立方英呎。“卡希加,他们带着丙烷钢瓶作什么?”
“我试试看吧。”她认真地说完便向机舱尾部走去。十五分钟以后,她尖叫起来。
但是上面哪一条都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她已经找到了金刚石,只不过是由于这场十年不遇的非洲最严重的一次火山爆发而功亏一篑。发生这种事,谁能责怪她呢?这并不是她的错。她会在下一次探险中证明这点的……
“那次海啸是由靠近日本海岸的海底火山涌动引起的,”他们说,“而夏威夷周围也存在活火山。目前,檀香山有近五十万人口,此外在当地还有价值三百多亿美元的海军设施。因此,对海啸的预报仅次于对夏威夷火山喷发的预报,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哦,天哪!”罗斯叫道,“按吧,埃米!”
穆肯科将有大喷发建议立即撤离。
“我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这样做的,”罗斯重複道,“要知道,即便我们不开发高速电脑,俄国人也会这样做的。如果不是中国人阻挡了俄国人的渗透,他们现在早就在萨伊共和国寻找金刚石了。技术的发展是阻挡不了的。只要我们知道某件事情有成功的希望,我们就必须去实现它。”
发生在刚果的这次地震为芮氏八级,即莫雷利氏九级。在这种强度的地震中,地面晃动非常厉害,人很难站稳。地下发生横向摆动,地面裂开口子,树木倒伏,甚至钢筋结构的建筑物也发生坍塌。
芒罗摇摇头。“他们要等待天黑。到那个时候再回来,把我们统统干掉。”
彼得告诉埃米好猩猩。
带毒的箭射在塑胶舷窗上和金属板上,发出阵阵响声。基加尼人还向飞机扔粪便,打在机身上发出噗噗的响声。鼓还在不停地敲。
“她说地不好。”
罗斯靠了过来。“我们有麻烦了,是吧?”
三·火山计划
芒罗像个宝全押对了、但最终还是输了的赌徒。他决定不参加欧日财团考察队是正确的,他决定选择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也是正确的,但最终却是两手空空。不过,他摸着口袋里的金刚石,不断提醒自己:还不完全是两手空空……
“撤!”芒罗大声吼叫着。
埃利奥特发现两个基加尼人隐藏在机舱部。惊慌之中,埃利奥特端起机关枪毫不犹豫地向这两个人扫射起来。子弹把那两个基加尼人打得重重地摔在座位上,打烂舷窗,打得他们血肉模糊。
芒罗第一个到达营地。他发现卡希加在收帐篷,为他们的离开作準备。但由于地面震动不止,闪电从暗灰色的空中不断袭来,收起帐篷已不可能了。一顶帐篷突然起火,他们闻到塑胶燃烧发出的难闻气味。碟形天线被雷击坏,倒在地上,碎金属片散落在四周。
“为什么?”埃利奥特问。
年轻急躁(可能)/人际关係紧张(她对这一点特别反感)/个性强(也许)/在学问上傲慢(很正常)/不敏感(不知指的是什么)/为了成功不惜代价(这有什么不好?)
在多样化的战术作战中,武器和“系统元素”的数量能达到天文数字。最新的估计认为,用于战场的电脑多达四亿台,在战争爆发后的半小时内,投入战争的武器数量将超过一百五十亿。也就是说,在一场进展飞快、令人眼花缭乱的,有飞机、导弹、坦克和地面部队参加的战争中,投入使用的武器数量达到每秒钟八百万种之多。
萤幕还在闪动:请火速回答。
五·“一切都在震动”
“他们也有难处,”理查兹说,“由于卫星受到太阳黑子的影响,他们不得不使用电报。而且我想,他们一定以为刚果西北部是无人居住区。”
他们没有食物,没有水,也没有多少弹药。他们拖着沉重的步履在丛林中缓慢行进。他们个个形容憔悴,疲惫不堪,身上的衣服被烧焦,划破了。大家谁都没有说话,只是艰难地默默向前走着。埃利奥特后来回忆说他们是“经历了一场恶梦”。
“她在说什么?”芒罗问,“你说什么呀,小家伙?”
“得到证实了吗?”特拉维斯问。
虽然冒纳罗亚火山海拔高度仅为一万三千五百英呎,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如果从海底开始测量,其体积是珠穆朗玛峰的两倍多,其地质构造极为独特,异乎寻常。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人们认真仔细研究的火山。一九二八年,还在它的火山口建起了一个永久性的科学观测站。它也是有史以来受到人为干预最多的火山。当它每隔三年喷发一次时,在它的山坡上流淌的岩浆都因人为因素──从轰炸机到带着铁镐和沙包的当地人──而改道。
“那么,你可以想个办法将功补过嘛。”芒罗说。
物体的倒塌声和穆肯科火山的喷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火山喷发的隆隆声过后,便是熔岩冲出火山口时发出的断断续续、嘭嘭叭叭的爆炸声。这些爆炸产生阵阵冲击波似的气浪。虽然他们站在坚实的地上,但却猝不及防,被气浪冲倒在地。“我们就像处于一场战争当中。”埃利奥特这样回忆说。
罗斯準备引爆她安放的炸药了。
“罗斯呢?”芒罗问道。
芒罗皱着眉头看了看埃米,又看了看埃利奥特。埃利奥特指了指飞机。不一会儿,飞机那边传来响声。从飞机里走出两个浑身涂成白色的基加尼人,爬到高高的机翼上面。他们搬了几箱威士忌酒,正在讨论如何把它们弄下飞机放到地上。过了一会儿,机翼下面又出现了五个基加尼人。他们接住上面递下去的箱子。飞机上的那两个人跳了下来。这群人随后便消失在丛林之中。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奈洛比站离震区最近。他们测算震级为芮氏六至九级,或者按他们的说法是莫雷利氏九级,并伴有大量岩浆喷发。他们还预测当地大气条件极易引起严重的放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