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去餐厅吃完晚餐后回到房间,虽然旅馆的人已经为他舖好了被子,但他折好被子,推到墙边,把桌子移到房间中央,把内川刚才给他的资料摊在桌上。
“好的。”
“所以,他坐上了计程车,但并没有去温泉街,而是特地从散步道走去温泉街吗?司机先生,有很多这样的游客吗?”
“没问题……等我把所有资料都蒐集齐全,再和你联络。”
“他的艺名叫甚么?”
“谢谢你远道而来,我是北陆每朝新闻的内川。”
“就在前面,”司机指着前方,“你看,就在那裏,挂着招牌的那一家。”
她听到青江这么说,用力瞪着他说:“你为甚么这么问?”
“请问是青江教授吗?”
“那又怎么样?”
“不,我从来没载过这样的游客,”司机偏着头说,“目前这个季节,只有本地人会走那条路。”
“我想也是,否则妳不可能来这裏,但在拜託之前,妳要不要先自我介绍?”
“怎么了?”内川问。
她摸着刚才被握住的部分,“我没有义务要回答吧?”
“对,我也向观光振兴课的人了解了情况,他们也完全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她停下脚步,但并没有看青江。
已经穿好靴子的她一脸讶异地转过头。
还有另一件事,他难以理解被害人夫妻为甚么会去那个地方。虽然当事人说是没发现走错路,但走进这种兽道,难道不觉得奇怪吗?而且忘了带相机电池,只有被害人太太回去旅馆也很奇怪。如果青江是被害人,至少会和妻子一起回到登山口。
“所以继续往前走就不通了吗?”
“妳果然知道。”
“不是没听到,而是不想听吧。每次要讨论考卷的事,你都心不在焉。”奥西哲子瞪着他。因为她很瘦,所以脸上的皱纹比同龄的人更多,尤其眉间有很多皱纹,看起来总像是在生气。
“但有人进入禁区,可能会引起风波。”
“因为地热的关係,产生了上升气流,对不对?”
天空晴朗,东京难得空气如此清澈,但并不是整个日本都是晴天。这种时候,北国通常都下雪。日本海上空的水蒸气受来自大陆的冷空气冷却,变成了雪。讽刺的是,夏天持续得越久,那一年的雪量越丰沛,因为海水的温度并没有下降。
“这是真名吧?”
“报社?哪一家?”
“他的家属有没有说甚么?”
青江看着地形图,抱着双臂。散步道附近并没有泉源,很难预测火山气体会从哪裏冒出来。极端地说,可能从任何地方冒出来。因为地面只是泥土而已,无法完全阻隔气体。也许散有道旁大量喷出火山气体的点,但问题是该如何找出这个点?
到底是怎么回事?和事故到底有甚么关係。
“如果我回答是,你就会告诉我吗?”
没有风,散步道上静悄悄的,只听到两个人踩在雪地上的声音,放眼望去,只看到被白雪覆盖的树木,周围一片雪白,手电筒的光照得比想像中更远。暗夜中的雪景充满幻想的味道。
“那裏啊,你看。”她稍微加快了步伐,青江也跟了上去。
“我去了现场附近,也看了事故现场的照片。”
他很快就想了起来。那是从刑警中冈口中听说,在赤熊温泉死亡的水城义郎是影视製作人。
“不,其实也不算是认识……”
“我平时很少看连续剧,根本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请上车。”内川说,青江上了车。
“相反方向?他是怎么去那裏的?搭巴士之类的吗?”
“委託我调查的并不是警察或是公家机关,而是报社,所以我并没有任何特权,当然也不可能进入禁区。”
“当然是希望你带我一起进去。你是大学教授,带助理或学生去也很正常。”
“我改变心意了。”
“妳为甚么想知道?”
她扬起形状很漂亮的鼻子。
青江从口袋裏拿出大学的名片说:“这是我的名片。”
“从事故现场的照片来看,现场被树木和雪包围,如果附近产生硫化氢气体,很可能会无法散开,以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故吗?”
“好,我晚上之前应该可以张罗齐全,我会送去你住的旅馆。”内川说完,拿出记事本,迅速做了笔记。
“我们常见到啊。”
“那是不是现场的照片?我看到有长椅,红色的长椅。”
“谢谢妳,我会参考这些资料后好好研究一下。”
『是,那位年轻女子来这裏,说想要见您,我可以告诉她您的房间号码吗?』男性员工小声地问。
她重複了这个名字后又问:“还有呢?”
戴着眼镜的年轻员工眨了眨眼睛,“头髮很长……”
※※※
“喔,这位是泰鹏大学的青江教授,我请他来验证一下这次的事故,所以带他一起来。”内川向他说明。
“应该是吧,因为并没有发现车子。”
青江很惊讶。虽然告诉她自己住的旅馆,但并没有想到她真的会上门。
他们又在附近察看片刻,坐上计程车回温泉街。
“因为我很在意,在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的赤熊温泉遇到的人,又来到发生了同样事故的这裏,我不认为是偶然,当然会产生疑问,为甚么会发生这种事。”
她拿出智慧型手机,迅速操作后,把萤幕对準了青江。萤幕上露出笑容的男人二十岁左右,看起来很瘦。
窗外飘着雪,泡着温泉赏雪──如果告诉奥西哲子,她一定会斜眼瞪自己,觉得这种打工太奢侈了。青江当然完全不打算告诉她。
“从刚才的岔路往右走,就是往温泉街。”
“不,我并没有去现场,只去了入口。因为那裏禁止进入。”
走了一段路,看到几个男人在右侧进行作业,似乎正在设置禁止进入的看板,旁边是沿着斜坡向下走的小径入口。
她一脸不悦地小声嘀咕,“所以才挑选目前的季节。”
“嗯,就是这样,所以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协助。”羽原圆华露出严肃的眼神,她这句话中难得充满了感情,青江觉得听起来不像是信口开河。
她不可能没有听到,但并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挥手。青江叹了一口气,走向相反的方向。
“为甚么有兴趣?这并不是年轻女生感兴趣的题材。”
“就是事故现场,你不是去过了吗?”
“有甚么事吗?”
“有甚么关係?没有人知道是我们留下的脚印。”
一个个子娇小的女人等在苫手温泉车站,年纪大约四十五、六岁、短髮、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很亲切的大婶。车站内没有其他像是青江要找的人,所以她应该就是姓内川的记者。
计程车沿着狭窄的雪路前进,很快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但左侧禁止通行。一名身穿防寒大衣的警官站在那裏。
“看报纸说,现场已经被列为禁止进入地区。”计程车出发后,青江说。
“挑选?甚么意思?”
“真的耶,盖了这么厚的雪,妳竟然还看得出来。”
“是吗?”
青江鬆开了手,“妳想干甚么?”
青江并肩走在她身旁,“妳在这裏干甚么?”
但是,这个推理也有牵强之处。虽然中冈说,是用安眠药让被害人昏睡,但怎么可能刚好睡在那个地方?
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有两个影视界的人死亡,而且都是在温泉地吸入了硫化氢气体导致死亡,这真的是偶然吗?
“好,现在知道妳的名字了,但这称不上是自我介绍吧?自我介绍要说自己在哪裏、做甚么。妳是做甚么的?学生吗?读哪一所大学?”
“脚印……”
“好,知道了,知道了。”
青江的脑海中浮现雪地上出现脚印的情景,这时,他突然浮现了奇妙的想法。
穿着浴衣和棉袍的青江急忙换了衣服。下午对她说,是来这裏调查的,可不希望被她误会是来泡温泉的。
她从口袋裏拿出一张纸,用没有感情的声音说:“交换名片。”
果然没错,就是那个年轻女子。之前在赤熊温泉时,曾经住在同一家旅馆内的年轻女子。她和当时一样,穿着有帽子的防寒外套,戴了一顶粉红色针织帽。
“喂……是,没错……啊?”她皱着眉头,看向青江,“对,他在……好的,请稍候。”
“因为我有兴趣,这样不行吗?”
“嗯,”奥西哲子舔了舔嘴唇,“L县苫手温泉好像发生了硫化氢中毒事故。”
“没问题,请她来我房间。”
“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请你把详细的地点告诉我。”
“嗯,很好啊,”青江抓了抓眉毛旁,“很不错的陷阱题,如果学生脑袋不清楚,可能会写二氧化碳。”
青江昨天接到内川的电话得知,两天前,苫手温泉发生了中毒事故,造成一名来自东京的观光客死亡。负责採访这起事故的内川在赤熊温泉的报导中得知青江,所以打电话给他。
“关于这个问题……”内川突然吞吐起来,“不太清楚,根据他身上的名片,似乎是演员。”
跟着上车的内川对司机说:“那就请你去我刚才说的路线。”她似乎已经猜到青江想要先去察看现场。
晚餐从七点开始,他在晚餐前和内川约在大厅见面。她递上的大信封中,有温泉附近的地形图、记录泉源位置的地图,和事故现场和周围的照片,以及当天的气象资料,还有到目前为止,记录了各处硫化氢浓度的数据。青江不由地感到佩服,在短时间内竟然能够蒐集得这么齐全。
羽原圆华脸上的表情稍微放鬆了。
他把揉成一团的浴衣塞进壁橱时,响起了敲门声。青江打开门,那名年轻女子站在门口,脸上几乎没有表情。她没有戴帽子,可能放在防寒外套的口袋裏。
“嗯……我在找气体从哪裏冒出来。”
“这么年轻吗?一个人来泡温泉,我还以为他年纪更大呢。”
没想到她再度出现在旅馆门口,板着脸走了出来,看到青江后,惊讶地停下了脚步。她似乎也记得青江。
青江把自己的名片交给她,接过的纸上用手写着羽原圆华的名字,还标了读“u─hara madoka”,下面写着手机号码。
她没有回答,走向温泉街。
“那被害人为甚么会去那裏?”青江问内川。
“妳怎么知道?”
内川走了回来。
青江仰头看着天空,发现了闪烁的亮点,“有星星啊。”
“那妳做甚么工作?可别说妳无业喔,这种人申请信用卡不会通过审核。”
“还真霸道。”
“应该是从上面,硫化氢比空气更重,如果是夏天,即使气体从地面喷出来,也会马上扩散。”
但内川并没有退缩,她说可以用电子邮件寄送现场的照片,如果需要甚么资料,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张罗到。虽然声音听起来像是大婶,但强势的作风果然是记者。
她默默地沿着来路往回走,青江脑海中浮现了很多疑问,但并没有说出口。一方面是因为刚才答应她不问,更因为羽原圆华的后背发出了让他无法问出口的力量。
“甚么意思?”
“我听赤熊温泉的老闆娘说的,还有这裏的柜檯人员。听老闆娘说,对方是妳朋友。”
“我只听说了这些,还有警方因为找不到人来认领尸体,所以觉得很伤脑筋。”
奥西哲子按着电话,一脸严肃的表情看着他。
“我不是──”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渐渐觉得似乎太早认定这种想法荒诞无稽。
但他又想到了新的疑问。目前地面被雪覆盖,积雪是不是会阻隔火山气体的发生呢?
“听说有定期测量,但之前很注意气体容易聚集的室内,完全没有想到户外。”
青江伸手制止她说下去,摇了摇头。
『是的。』
“我不可以来温泉吗?”
她没有说话,青江确信他猜对了。她打算进入散步道去找红色长椅。她刚才看时钟,猜想这么晚了,应该已经没有人守在那裏。
“怎么了?突然叫这么大声,吓了我一大跳。”
散步道靠温泉街那一侧的入口也挂着大大地写着“禁止进入”的看板,还拉起了封锁线。
“地点在哪裏?我听说在散步道上,是在哪一带?”
“呃,请问我住的旅馆在哪裏?”
“……原来是这样。”羽原圆华难掩失落。
青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于是说了声:“妳好。”
青江抓住信封说:“如果妳愿意告诉我详细情况,我可以给妳看。”
“你听了不会有任何好处。”
“虽然很想知道详情,但今天先忍耐一下,难道这句话是说谎吗?”
“好吧,我给妳看资料。虽然我很想知道详情,但今天先忍耐一下,所以请妳再进来吧。”
“没错,没错,眼尾有点上扬,看起来很好强。”
“这是浓度计吧,”青江看着男人手上的仪器,“数值是多少?”
“喔,原来你就是那时候……我就在想,好像在哪裏见过你。”
“今天有没有一个年轻女子来这裏?戴着粉红色毛线帽。”
“被害人的确是从这裏走进这条小径吗?”
“那我就在这裏下车,我走路过去。”
“大约一公里左右。”
“没想到这么远。”青江走了二十分钟左右时说道。
“那妳爸爸是做甚么的?”
“是不是那个?”他正在思考这些事,听到羽原圆华这么说道,然后把自己的手电筒照向前方。青江也看向那个方向,但并没有看到长椅。“在哪裏?”他问道。
“叫甚么名字?在哪家医院?”
“好,车子等在外面,我带你去。”
他首先打开地形图,调查了当天风的情况。硫化氢比空气重,容易流向地势较低的地方,然后积在那裏,但如果风很大,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根据气象资料,当天几乎没有风。
“报社打来的,说有事想要请教你。”
散步道呈现一个弯道,路旁有一个长方形的雪块。羽原圆华停在雪块前,用戴着手套的手拨开了雪,出现了长椅的椅面,椅背也露了出来。
“她有没有问甚么?”
二氧化碳是对地球暖化影响最大的成分,但浓度最高的是H2O,也就是水蒸气,水蒸气也会造成温室效应。
“不,前面还有岔路,沿着没有封闭的那条路一直走,也可以到温泉街。看目的地在哪裏,有时候可能这条路反而比较近。”
羽原圆华摇了摇头,“我不是学生。”
“请进。”青江说。
“那我也要问你,你为甚么在这裏?你不是也去了赤熊温泉,又来这裏吗?我们不是都一样吗?”
最好做一个模型。青江想道。只要做一个忠实还原现场附近地形的模型,然后把模型放进水箱,用比重比水更重的染料代替硫化氢,就可以确认到底以怎样的方式扩散。一旦了解气体在事故现场停留的条件,或许可以推测出火山气体发生的地点。
“这和你没有关係,拜託你告诉我。”
“演员?”羽原圆华的双眼似乎亮了起来,“叫甚么名字?”
“但我也不能擅自交上去啊,虽然你会觉得很无聊,但还是请你配合一下。”
“啊……?”
青江注视着她小巧的脸庞。
“是啊,但死去的那个人也是走这条路吧?”
“散步。”
“几乎是零……”男人讶异地回答。
内川从背包裏拿出平板电脑,熟练地操作起来,然后把萤幕出示在青江面前,“这是事故现场。”
青江下了车,和内川一起走在雪道上。他之前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所以特地穿了雪靴。之前为了调查赤熊温泉的事故买了这双鞋,没想到在其他地方也派上了用场。
“正如妳说的,是在散步道上。”
她拿出了名片,青江也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为甚么?难道他失蹤了?”
“原来你是大学教授。”戴着毛线帽的年轻女子瞥了名片一眼,并没有接过名片,“你看过这裏的事故现场吗?”
狭小的道路穿越山的斜坡,从被雪覆盖的树木缝隙中,可以看到右下方有几栋建筑物,问了内川,才知道那裏就是温泉街。
果然没猜错。刚才在计程车上时,看到她从一家旅馆走出来,立刻又走进了旁边那家旅馆。她似乎正逐一清查这裏的每一家旅馆。
“为甚么来这个温泉?妳不知道这裏发生了事故吗?”
青江的目光追随着那名年轻女子,她走进了隔壁那家旅馆。
“那就麻烦你了。”
他们回到了入口,青江回头看着散步道,叹了一口气。雪地上清楚地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啊!”青江忍不住叫了一声,因为他看到一张熟面孔从旁边的旅馆走了出来。
“北陆每朝。”
“目前还没有联络到他的家属。”
“谢啦。”羽原圆华说着,开始穿靴子。青江急了,不能让她这样去散步道。一方面是因为她危险,但更觉得如果现在让她离开,可能以后也无法再见到她了。如果无法再见面,他极度膨胀的好奇心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前方有几个人影。当他们走过去时,站在最前面、戴着安全帽的男人问:“是报社的人吗?”
他低头看着奥西哲子手上的资料夹。
年轻女子探头向房间内张望后问:“你一个人吗?”
赤熊温泉发生的事并不是自杀,也不是意外──他如此暗示,也就是说,那是谋杀,而且他怀疑被害人的妻子与这起谋杀有关。
“等一下,妳等一下。”
青江说不出话。他想不出该如何反驳。
“他是单身吗?所以只能从他工作关係着手调查,他从事哪个行业?”
男人点了点头,“对,我听说了。”
她瞪了青江一眼,眼神立刻放鬆下来。“我有事要拜託你。”
羽原圆华没有回答,站起身来準备离开,青江慌忙追了上去,抓住了她的手臂,“好等一下。”
“如果我可以进入禁区,妳想干甚么?”
“但从来没有听过他的艺名,所以应该根本不红,很可能有甚么副业。”
内川下了车,走向警官,出示了名片和像是文件之类的东西,不知道在说甚么。围着围巾的警官不时看向计程车。
无论如何,要先卖人情给她。
“不,呃……”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明,凝视着那个人。
青江觉得如果是自己,恐怕会错过。
“你好。”对方露出了警戒的眼神,也打了招呼。
她皱起眉头问:“调查?”
青山回答:“是。”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青江注视着她好胜的脸,她没有移开视线,直视着他。
羽原圆华很不耐烦地叹着气,抬头看着墙上的时钟。青江也跟着看,时钟指向九点半。
青江想了一下,轻轻摇着头。那当然是巧合而已。对自己来说是不同的世界,但也许影视界比想像中更大,属于这个行业的人遇到相同的事故,应该也不是太不可思议的事。
青江看向车窗边,道路两旁出现了白色的雪墙,雪墙的后方有零星的民宅。
“被害人是男性吧?多大年纪?”青江在计程车上问道。
“我也向当地人确认了这件事,好像并没有发生过,这条散步道上也从来不曾出现过硫磺的味道。”
和赤熊温泉时一样,她也曾经问了被害人住宿旅馆的老闆娘相同的问题。
“妳在干甚么?”青江问。
“妳为甚么要调查这些事?妳看起来不像是火山学或是环境化学的学者。”
“请写出地球大气成分的化学式,其中哪一个会引起温室效应?浓度最高的成分又是甚么?……这样可以吗?”
“为甚么?妳的目的不是要找失蹤的朋友吗?和硫化氢事故有甚么关係?”
网路上还有照片,他把照片出示给内川看,“是这个人吗?”
青江站在研究室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天空。不,他并没有茫然,脑袋中回想着四天前来这裏的中冈所说的话。
“别乱来,那裏是禁区,而且那裏虽然是散步道,晚上很危险。”
“我刚才看到有照片。”她嘟哝道。
“啊?是这样吗?”
『不好意思,打扰您休息,这裏是柜檯。』电话中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应该就是下午办理入住手续时负责接待他的男性员工。
“去了就知道了。”
“是喔。”她的表情明显感到落寞。
“没甚么。”她皱着眉头,抓了抓戴上了毛线帽的头,“教授,你有没有听说关于被害人的情况?”
“妳该不会打算现在去现场?”
奥西哲子唸到这裏时,桌上的电话响了。她叹了一口气,接起了电话。
“怎么了?”羽原圆华问。
“有各式各样的人,而且他并没有预约旅馆。”
青江和羽原圆华说这些事时,再度对这件事产生了疑问。被害人为甚么这么做?从相反方向走进散步道,到底有甚么意义?
她终于动了动嘴唇说:“那你赶快準备。”
青江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赤熊温泉事故太匪夷所思,让他始终耿耿于怀。
“不用了,”没想到羽原圆华很乾脆地回答,“我已经穿好鞋子了,再见。”说完,她伸手去握门把。
“不知道。”她偏着头回答。
“这条路通往哪裏?”
她露出冷漠的眼神看向青江,“你不是说要忍耐吗?”
那是地方报。青江心头掠过不祥的预感,“到底是甚么事?”
“因为只有夏天至红叶的季节会利用这条散步道,目前的季节几乎没有人会走这条路,穿普通的鞋子很不好走,所以很难理解被害人为甚么会走这条路,而且是单独一个人。”
“你有甚么看法?”内川徵求他的意见。
“教授。”背后传来声音,他吓了一跳转过头,发现奥西哲子板着脸站在那裏,戴着眼镜的镜片好像闪出一道光。
“我要协助妳甚么?如何协助?妳想拜託我甚么事?”青江姑且问道。
“我已经谈妥了,但接下来要走路进去。”
青江说,无法光靠看这些东西进行判断。但是,他对事故本身并不是没有兴趣,相反地,他很想亲自确认。于是,他就在电话中说:“如果妳愿意负担交通费,我可以亲自跑一趟。”
“妳刚才不是不愿收下吗?”
“既然这样,就不要问啊。”羽原圆华转过身,说了声:“走吧。”然后迈开了步伐。
走出小车站,一片白雪茫茫的风景中,有一个小型圆环,原本停在角落的计程车开了过来,停在他们面前,车上亮着“包车”的灯。
“应该在本县的大学附属医院。解剖之后,可能就先安置在那裏。因为联络不到家属,警方也在伤脑筋,正在寻找可以认领尸体的人。”
“的确是。因为那时候刚下过雪,所以留下了脚印。”
“当然,请进。”
“我虽然不会这么做……”
“我没骗你,这张卡是我爸的附卡。”
“我去……我和妳一起去。年轻女生单独去太危险了,如果妳不同意,我就报警。怎么样?”
他的脑海掠过一个想像,该不会是她朋友造成了两起事故?果真如此的话,就可以合理解释她为甚么会到事故发生的地方来找她的朋友。但是──青江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立刻否定了这样的想像。不可能。因为这并非人为造成的事故。刑警中冈说的那种强硬方式或许有可能引发赤熊温泉的那起事故,但这次并不可能。被害人独自走进散步道,现场也只有一个人的脚印。这又不是本格推理小说的情节,他想不到任何方法可以在雪地上行走,却不留下任何脚印。
“医生。”
她走了进来,脱下靴子。一走进房间,立刻快步走到桌子旁坐下。她发现了桌上的资料。
“好痛,放开我。”
“照片?”
羽原圆华听了他的问题,板起了脸。
“对,今天早上我曾经联络过。”
“请问接下来有甚么打算?听说你已经订好了旅馆,要不要先去旅馆?”
青江觉得没必要拿出名片,巡视周围后问:“请问现场在哪裏?”
原本以为对方不可能答应,没想到内川立刻兴奋地问:『啊?真的吗?』然后说,希望他务必去一趟,她会负责带路。
内川以为青江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是,如果有其他人走进散步道,可能会造成更多人伤亡,但青江是为了确认其他可能性而问了脚印的问题。他想知道被害人是否有同行者,是否那个同行者用某种方法导致被害人硫化氢中毒。因为之前听了中冈的推理,才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想法,但听到并没有其他脚印,终于鬆了一口气,因为不需要再继续思考这个奇怪的可能性了。
“喔?是这样吗?所以他的尸体在哪裏?”
『好的。』男性员工挂上了电话。
“明天早上有人看到之后就惨了。”
“喔喔,没有交换条件,不能随便给妳看。”青江急忙收起资料。
“他是我很重要的朋友,我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
“没错,从这裏走了三百公尺左右后倒在地上。”
“妳为甚么会在意被害人的事?和妳失蹤的朋友有甚么关係?”
“呃,妳……也去了赤熊温泉,擅自闯进禁止进入的区域,结果还挨了骂。”
“这裏是散步道,”内川说,“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就可以到温泉街,所以是捷径。”
“之前有没有测量过硫化氢的浓度?”
她皱起眉头,“这次又有甚么事?”
回到房间后,接到了内川的电话。她已经蒐集好所有的资料,马上就会送来旅馆。青江和她约好之后,挂上了电话。
既然这样,从温泉街排出的硫化氢被风吹到现场附近的可能性很低。他也确认了泉源的位置,但都离现场很远。
他不经意地看向窗外,发现外面开始下雪。青江看了手錶,发现时针指向零点零五分。
“不,满足好奇心是很大的好处。”
羽原圆华撇着嘴,从鼻孔吐着气,“不好意思,不能告诉你。”
“演员吗?”内川的回答令人意外。
“妳了解得真清楚,完全正确。相反地,冬季时地面温度低,没有风的日子,空气几乎不会流动,所以气体都会向地势低的地方移动,聚集在洼地之类的地方。”
内川鞠躬后,恭敬地道了谢,才离开旅馆。
青江和羽原圆华在“铃屋旅馆”前道别,青江说要送她去住宿的旅馆,但她语气坚定地拒绝了。青江不希望被她认为有非份之想,所以并没有坚持。
“刚才不是下过雪吗?散步道上有积雪,我们走进去的话,会留下脚印。”
青江说完,把手机放回口袋时,突然想到了甚么。不同世界的人、影视界的人──他记得最近也曾经对另一个人有过相同的印象。
走进房间后,他换上了旅馆的浴衣,去大浴场泡了汤,有硫化氢温泉特有的味道。以前曾发生过客人因长时间泡澡而中毒,目前规定每家旅馆必须充分做好排气和换气,所以不必担心。
“那只是现在而已,”她断言道,“半夜十二点多就会下雪。”
当地的确是释放硫化氢气体的活跃地区,但正如之前对中冈所说的,难以想像会发生导致死亡事故的“不幸偶然”。
她挑了一下眉毛,“你知道?”
但他更在意羽原圆华的朋友,那个朋友到底和硫化氢事故有甚么关係?
“我不是问这个,而是问妳,为甚么会来这裏。”
青江也看到了招牌,点了点头,看着内川说:
回到旅馆的房间,换了浴衣后,他再度看那些资料。因为去过现场,所以更能够把握各种数值代表的意义,但他还是忍不住在意羽原圆华的事,迟迟无法专心。
计程车进入了温泉街,道路两旁是旅馆。由于是非假日,所以人并不多,只有零星几个像是观光客的老年人。
“接下来是第二题,将○.一五公克甲苯加入内径一.六毫米,长五○毫米细管的扩散软管内,将扩散软管设置在三十五度的恆温槽内,设置扩散软管的槽内加入○.五──”
“想要请教别人时,首先要自我介绍,这是礼貌啊。妳是谁?”
“教授,你不是在调查那起事故吗?所以可以去现场吧?”
“别担心,”羽原圆华说:“很快就会下雪。”
“请在这裏停车。”内川说,司机把计程车停在路肩。
“甚么情况?”
羽原圆华一派轻鬆地回答,青江忍不住看着她的侧脸。
“可以啊,但只能到入口而已。”
“等一下,妳等一下。”青江用手按住了门。
“目前的状况怎么样?”
“好像不是,唯一的可能应该是搭计程车,但我搭的那辆计程车的司机说,没有客人会在那种奇怪的地方下车。”
果然是自己想太多了吗?他的思考每次都回到原点。
“有,她拿出一张年轻男人的照片,问那个年轻男人最近有没有来这裏。因为我没见过,所以就照实回答了。”
“在前面,”内川说完,又向男人确认:“可以去看一下吗?”
“不,当然不是说谎。”
“是个年轻男人吧?”
太荒唐了。第一次听说时,他这么认为,而且断定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我想要知道更详细的地点。”她似乎有点不耐烦。
“啊?”
她想要请教青江关于这场事故的原因,青江回答说,目前无法明确回答。因为他没有去过苫手温泉,也不了解现场的状况,当然不可能发表任何意见。
“在三月到十一月期问可以通到山的另一侧,但目前因为下雪的关係,所以封闭了。”
“不,我想先去看现场,现在刚好接近事故发生的时间。”
“不曾有过吗?太奇怪了。”
“喔,我听说了他的名字和职业,好像是一个不红的演员。”
如果这一切都是被害人太太所策划,一切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是啊。”她冷冷地说完,迈开了步伐。
“你刚问我在哪裏、做甚么,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在找人,为了找人,所以去了很多地方。”
“但他们委託你调查──”
“我记得……”内川翻开刚才的记事本,“是三十九岁。”
“不,我只是在想,那天除了被害人以外,会不会有其他人走这条散步道。”
“好,那就麻烦妳了。”
男员工笑着点了点头,“对,有来过。”
“为甚么?”
“小事一桩,我只是事先想像了椅子的状态。”羽原圆华说完,用手电筒在周围照了好几次,最后让手电筒的光停在上方的斜坡上。
没想到在短短两个月内,接连发生了两起罕见的事故──这是他接到内川的电话时最先想到的事。他猜测今后日本各地硫化氢型的温泉地都需要研拟相关的对策。
“喔,”内川点了点头,“所幸并没有其他人,因为听说并没有其他脚印。”
“不是妳说的这样,而是因为我信任妳。”
羽原圆华露出夹杂着困惑和犹豫的表情,青江很庆幸她并没有露出不高兴的表情。
“没怎么样……并没有甚么改变。”
那天对中冈说,因为在户外,所以需要硫化氢气体才能致死,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并没有这种必要。如果按照中冈所说的方法,让被害人睡着,只要在他头上套一个塑胶袋,然后在塑胶袋中产生硫化氢。由于浓度是关键,所以即使塑胶袋内只有少量也能够使人中毒身亡。在确认被害人死亡后,再用塑胶袋将产生硫化氢的液体和容器封闭,在其他地方丢弃。虽然需要全程都戴上防毒面具,但使用这种方法并不需要穿化学防护衣。
“没关係。”羽原圆华完全不介意,走进了散步道,雪地上清楚地留下了她靴子的脚印。青江虽然很担心,但也跟了上去。
“临时……吗?”青江回头看向后方,“不知道他是用甚么方式去那个散步道的入口,在车站搭计程车吗?”
“喔?是吗?不好意思,我没听到。”
“是喔……到温泉街的距离是?”
“我去查了所有旅馆,都没有他的登记资料,可能是独自旅行途中,临时造访这裏。”
她从皮夹裏拿出信用卡,递到青江面前。信用卡上的确写着“MADOKA UHARA”的名字,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呃,好像是叫那须野五郎。”
照片也很旧。他的长相很严肃,但的确有艺人的潇洒。
“自我介绍时,一定也要同时介绍父亲的情况吗?”
“别管我,难道你打算报警吗?”
他想喝啤酒来转换一下心情,正打算伸手拿电话叫客房服务时,电话铃声响了。他接起了电话。
“那位年轻女子……喔,是粉红色帽子。”
“想请教妳一个奇怪的问题,只有一个人的脚印吗?”
“我无业。”
画面上是一条被树木包围的小径,内川用手指滑动画面,萤幕上陆续出现了好几张图片。虽然每一张看起来都大同小异,但青江看了之后,了解了大致的状况。那条宽两、三公尺的小径上积着雪,有一定的弯度。因为积雪的关係,周围高了将近一公尺,小径旁有一张红色长椅,脚椅几乎被雪埋住了。
她吐出一口白色的气,“好吧,那我不问了。”她举起一只手,迈开了步伐。
“原来是这样。”
青江用手电筒照亮了散步道,小声嘀咕道:“惨了。”
“入口是指?”
青江之所以会产生兴趣,当然是因为一直惦记着赤熊温泉的事。他认为分析这次的事故原因,或许对赤熊温泉的对策也会有帮助。
“不,被害人好像是从相反方向走过来。当时也刚下过雪,听说散步道上只有被害人的脚印。”
“所以我才希望借重教授的专业知识。”内川抬眼望着青江,好像在说,专家怎么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感到纳闷。
“铃屋旅馆”并不大,是一栋典型的日式建筑。在办理入住手续时,突然想到一件事。
“我知道,青江教授,我们去前面。”
“怎么了?”青江小声问。
“任何情况都可以,地址、姓名或是职业。”
“有这一带地形的详细资料吗?同时也想知道泉源的分布情况,还要了解和温泉街的位置关係,因为从旅馆的浴池排出的硫化氢气体很可能被风吹来这裏。啊,对了,我还想了解当天的天气,如果了解风向和风速,可以作为参考。”青江把想到的资料都说了出来。
“我才没有突然叫你,从刚才已经叫了好几次。”
男人难掩困惑的表情,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说:“请多关照。”
“没想到那么远,”青江看向入口深处。路上积着雪,看起来很不好走,“被害人该不会走这条路?”
她突然叫青江教授,青江有点不知所措,“现场……”
“我不是说了,不能告诉你吗?而且和你没有关係,完全没有任何关係。”她用令人讨厌的口吻说完后,指着装了资料的信封说:“这个给我看一下。”
“从相反方向走过来的人看到他倒在长椅旁,发现者是本地人,每个星期会走这条路好几次。如果没有那位当地人,可能不会这么早发现。”
青江对着她的背影说:“我住在前面的『铃屋旅馆』。如果妳改变心意,请和我联络,我明天下午就回东京了。”
“呃,”内川再度低头看着记事本,说出了那须野五郎这个名字。青江的确没听过,也没看过这个名字。本名叫森本五郎。
“对,没错,我也调查过了,没见过这个人吧?”
这次轮到青江皱起了眉头,“妳也在调查事故吗?”
“我来这裏是因为受委託来调查事故。”
目送计程车载着内川远去后,青江看着年轻女子走进的那家旅馆。她住在这裏吗?
“怎么了?”内川再度问道,“是你认识的人吗?”
“对不起,请停车。”他对司机说道。
青江拿出智慧型手机,在网路上查了一下,搜寻到几则资料,但都很旧了。
竟然用这一招。青江很想咂嘴。
虽然还有其他乘客走出验票口,但对方似乎也立刻发现了青江,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