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上一章:第6章 下一章:第8章

努力加载中...

那起事件发生在D县山区的赤熊温泉村,一名前往观光的游客在附近山中散步时昏倒后死亡。警方认为很可能是火山气体中毒造成死亡,但至今为止,从来不曾发生类似的事件,所以想查明原因。

“还是老样子,你看了数据之后应该就知道,每天的情况都不一样,大家都很烦恼,搞不清楚到底是甚么状况。”

“对,那个季节的气候相对比较稳定。”矶部回答。

青江在集会所确认了几份资料,影印完成后,和矶部讨论了明天会议的计画,之后就和矶部道别,独自前往今晚住宿的旅馆。他预约了“前山旅馆”,是这个村庄内最大的旅馆,也是被害人生前投宿的地方。上次来调查时,也住在这裏。

“是喔……”

“啊,有可能。但如果是那样,刚才应该说一声,我态度也会不同,甚至可以带她去现场。”

“教授,你好,辛苦了。”矶部双手贴着身体两侧,恭敬地向他鞠躬。他戴了一副厚镜片的眼镜,有点暴牙。第一次见到他时就觉得他很像是以前欧美人用揶揄的方式描绘的日本人。

他脑海中浮现那个年轻女子躲在某处,屏息敛气地等待青江他们离开,但他没有继续深想。即使果真如此,她应该也有她的苦衷,而且目前那裏已经不是危险地点,并不需要禁止进入。

“八成是这样──喂,小姐。”矶部叫住了她。

上午十点,他收拾完行李走出房间,在一楼的柜檯结帐时,再度看到那个年轻女子。她背着背包,可能也打算离开。她像昨天一样坐在沙发上,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看电视,没有转头看青江的方向。

“不可能记得所有人啦,”老闆娘摇着手,“因为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才会记得那位客人。”

“不知道。”矶部也偏着头。

她坐在青江的斜前方,虽然视线交会,但青江立刻移开了视线。

走了一小段路,路旁放了两个红色交通锥,似乎用来指示那裏是通往事故现场的岔路。积雪上有脚印。

“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在前面吗?”她说话的声音略带有鼻音。

“所以只有那一天的那个时开点,X地的浓度上升。”

“她和家人一起来吧?”

“既然知道事故发生,又特地来这裏,显然不是看热闹而已,会不会是被害人的家属?”

“对不起。”那个母亲一边道歉,一边用面纸擦桌子,旅馆的女员工也立刻拿着毛巾跑过来一起擦拭。那个年轻女子似乎觉得会影响到别人擦桌子,这才拿起自己的手机。

“你不必放在心上,她并不一定是被害人的女儿啊。”

发现者是和那名男客一起来旅行的妻子。他们一同离开旅馆去那裏,但妻子发现相机电池留在旅馆房间内忘了带而独自回旅馆。当她拿了电池再度回到现场时,发现丈夫昏倒在地。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青江终于了解了状况。几年前,另一个温泉地也曾发生类似的事件。硫化氢气体积在积雪下方的空洞中,有一家人刚好踩到,不幸中毒身亡。当时青江曾经去现场协助调查,之后就着手研究那一带的硫化氢气体的发生状况。D县警方认为这次的悲剧可能是类似的意外,所以才会来找他。青江专门研究地球化学,在学校教授环境分析化学课程。

“被害人六十六岁,但他太太无论怎么看,都不到三十岁,所以不可能是元配。”矶部说完,好像突然想到甚么似地拍了一下手,“刚才的年轻女子会不会是被害人前妻生的女儿?”

“从这些记录来看,新年期间的数值极端下降,有甚么特殊状况吗?”

“可不可以再去看一次现场?”

“好。”

青江走向柜檯时,不经意转头一看,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刚才见到的那个年轻女子坐在面对电视的沙发上,正在滑手机。

青江闷哼了一声,抓了抓头。“真难啊。”

对方说,很可能不是事件,而是事故,所以希望他能够协助验证。

“对策会议是在明天上午十一点开始吧?”

“没有,”矶部摇了摇头,“我只见过被害人的太太,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他太太很年轻漂亮?”

“朋友?”

“听你这么说,真是太好了。”

把车子停在登山道入口后,从那裏走去现场。入口拉起了绳子,挂着禁止进入的牌子。

几个不幸的偶然撞在一起,结果酿成了悲剧。

溪流两侧的地势比周围低,有一种名叫半管单板滑雪的竞技项目,这裏的地形就有点类似于其比赛场地,在别处产生的硫化氢很可能被风吹到这裏,但问题在于气体滞留的时间。这裏的地形通风良好,即使气体被吹到这裏,照理说,下一剎那就会被吹去其他地方。

饮料在桌上扩散,同时流向年轻女子的方向,但她事不关己地继续看着电视。青江很担心她的手机会被弄溼。

“是啊,所以之后蒐集的数据不太有参考价值。”

“是啊,第二次好像住在其他旅馆,而且在我看到他的隔天,就发生了那起事故。”

吃完早餐,青江去大浴场泡了澡才回房间。桌上堆满了资料,昨天晚上直到深夜都在研究这些资料,但还是无法想到理想的方案,今天的会议上只能表达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他不由地想起矶部伤脑筋的表情。

“她一个人,她说自己是学生,一个人旅行。”

“甚么事?”

“不好意思,这裏很乱。”矶部说着,把厚厚的一叠资料放在桌上,“这是至今为止的数据。”

“是啊,一旦这么做,我们村庄就完了,根本无法餬口了。”矶部的声音中带着悲伤。

那个年轻女子也看到了青江,尴尬地站了起来,沿着旁边的楼梯快步上了楼。

“对,但并不是事发现场的X地,那个现场最近也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一,而且无论A地和D地都只有一次而已,其他时候的数值都很低。超量的时间也不足三十秒,很快就下降到安全的数值。”

老闆娘递上结算的帐单,青江从皮夹裏拿出信用卡放在柜檯上。这时,旁边传来“啊!”的叫声。转头一看,那个像是母亲的女人捡起宝特瓶,瓶内饮料洒在桌上。那个男孩似乎把手上的宝特瓶打翻了。

经过验票口,立刻发现了来接自己的人。那个人穿着绿色防寒衣,戴着有护耳的帽子。现场那么冷吗?青江修介感到有点不安。距离上次来这裏已经好几个星期了,目前已经正式进入冬季,昨天首都圈也下了大雪。

青江来到旅馆前,一个认识的男员工正在清扫玄关,对方似乎也记得青江,立刻鞠躬说:“啊,辛苦了,欢迎光临。”然后为他打开了玄关的门,对着旅馆内叫了一声:“老闆娘,青江教授到了。”

青江本身也很感兴趣,所以决定协助县警进行调查。接到电话的翌日,立刻来到当地。

“我知道教授很忙,工作辛苦了。”

青江跟在矶部身后走进岔路,积雪虽然不深,但还是不太好走。

上次来这裏时,他最纳闷的是为甚么被害人会来这种地方,听说被害人的妻子回答:『我先生走错路了。』他们离开旅馆想去看瀑布,但找不到瀑布,她丈夫凭着直觉走进这条兽径。在发现忘了带相机电池时,他们完全没想到自己走错了方向,以为前方就是他们要去看的瀑布。

“嗯。”青江用鼻子发出声音后,拿起了原子笔,在填写住宿登记卡时对老闆娘说:“老闆娘,妳真厉害,竟然记得来这裏住过的所有客人的长相。”

如果是这样,的确比较容易记住。青江完全能够理解。

矶部迈开步伐,青江也跟了上去。原本以为很快就会追上那个年轻女子,但一直来到登山口,都不见她的蹤影。

她的年纪比想像中年轻,可能才十几岁,眼尾有点上扬。

“是啊,今天刚到。”

硫化氢比空气重,容易积在地面的坑洞内。现场的溪流周围地势的确比周围低,当无风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气体很可能无法扩散,而被害人刚好在那裏。当硫化氢的浓度很高时,十几秒就会失去意识,如果继续吸入硫化氢气体,很快就会死亡。

“会不会是住在哪家旅馆的客人?”青江问。

“原来如此。”

明天的会议上,青江必须从专家的角度发表意见。

青江走进旅馆,老闆娘立刻满面笑容地跑了过来,“欢迎光临。”

“喔,原来如此。也对,一定就是这样。”矶部打开了车门锁。

“青江教授。”老闆娘叫着他,柜檯上放着签帐单。

青江看了手提式浓度计,数值仍然是零。

去年年底,青江的研究室接到了D县警察总部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协助侦查工作。

青江感到纳闷。既然要自己协助侦查工作,代表已经发生了甚么事件,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提供甚么协助。因为他只是普通的学者。

他们很快抵达了现场。离地一公尺的高度设置了一个大塑胶箱,裏面有浓度计和记录器。这是在事故发生后设置的。

矶部听到青江这么说,睁大眼睛,用力摇着头。

青江快吃完早餐时,那个年轻女子走进了餐厅。她穿着牛仔裤和运动衣,也许因为没有化妆的关係,感觉比昨天看到时年纪更小。

老闆娘摇了摇头。

“上次听说了,你好像说她是再娶的吧?”

青江吐了一口气,看着窗外。车子很快穿越了城镇,行驶在一片田园风景中,很快就会驶上山路。到目的地大约四十分钟左右。

“对,在集会所召开,打算决定禁止进入的地区……”矶部观察着青江的表情。

裏面有好几张折起的长条记录,有很多密集的锯齿状曲线。记录纸总共有五张,包括发生意外的地点在内,总共在五个地方二十四小时监测硫化氢的浓度。

车站大楼前有一排商店,但几乎都拉下了铁捲门。上次来这裏时听说,离这裏不远处建了大型购物中心,当地人都去那裏购物。地方城镇的状况都大同小异。

“先回集会所吧,在确认火山气体发生地点的同时,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当然没问题,我带你去。”

两个人沿着来路往回走。来到登山道时,看到前方有一个人影。“咦?到底是谁啊?”矶部嘀咕着。

坐在驾驶座上的矶部看着前方,摇了摇头。

“谢谢,还麻烦你特地来接我。”

青江下了车,走进集会所。房间中央放了一张会议桌,桌前放着铁管椅。周围堆着纸箱,裏面放满了各种文件和资料。

“可能有甚么隐情吧,你见过被害人太太吧?还有其他家属吗?”

只能认为气体被微风吹到这裏后,风向改变,气体刚好滞留在这裏,然后又刚好有人──

“在A地和D地都曾经有瞬间超过百分之○.○○二的情况。”

那个年轻女子并没有感到畏缩,一脸冷漠的表情轮流看着矶部和青江,最后看向他们的身后。

“她朋友以前也曾经住过这裏。”

救护人员赶到时,发现现场附近有硫化氢气体的味道,但在有温泉的地区,这并不是特别罕见的情况,地表的洞穴中不时会释放出火山气体。

“之后的情况怎么样?”车子驶离停车场一段路后,青江问道,“上次在电话中听说还是没有规律性。”

青江坐上车后,看向登山口。那裏只有一条路,周围都是树木,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

青江在当地停留了一个星期左右,和当地的消防、警察和公所人员合作,共同展开了调查,但在那段期间内,无法取得足够的数据。于是决定请县政府的人持续蒐集一个月的数据之后,再认真研拟对策。矶部是D县环境保全课被派到赤熊温泉村的公务员,这次负责蒐集数据的工作。

“对,一个年轻男生。她拿了照片给我看,问我那个人之前是不是住过这家旅馆。因为我记得那个客人,就回答她说,对,的确曾经住过这裏。我问她认识那个人吗?她说他们是朋友。”

“妳是说硫化氢的意外吗?”

一看时钟,上午十点十五分。会议十一点开始,时间还很充裕。他决定提前去集会所和矶部进行最后的讨论。

他抬头巡视四周。因为下雪的关係,和一个月前来这裏时看到的风景完全不同,但地形并没有改变,附近的溪流也没有被雪掩埋。

“又要麻烦你们了,但这次只住一晚。”

另一张沙发上坐了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孩子,那个男孩可能还没上小学,右手拿着宝特瓶。

饮料到达手机前停止流动,她的手机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如果她刚才没有移动,一定会被弄溼。

“没事,这也是工作。”

“既然妳知道有事故发生,应该也知道为甚么禁止进入吧。赶快离开这裏。”矶部挥着手掌,做出赶人的手势。

但这个数值并不算太高,硫化氢引起急性中毒的大致标準为百分之○.○七。

那个年轻女子想要说甚么,但最后甚么也没说,沿着登山道走了下去。青江目送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嘀咕:“她是谁啊?”

“也不能禁止民众进入整个区域。”

如果她是大学生,应该只有一、二年级。她看起来不超过二十岁,总之,从老闆娘说话的语气判断,她应该不是被害人的家属。

“我来看看。”青江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打开那份资料。

“那位客人住在我们旅馆的隔週,我又看到他,在登山道附近。”

“原来如此,大雪封住了火山气体的喷出口。”

“一路上都没有看到那个年轻女子。”矶部说道,他似乎也想到了同样的事。

“事故发生时,这一带的天气很稳定吧?”

在一片令人联想到历史剧的房子中,有一栋长方形的水泥建筑。那裏是集会所,火山气体事件的对策总部就设在那裏。

年轻女子转头看着他们,但既没有惊讶,也没有害怕,态度镇定自若。

“怎么了?”老闆娘问。

“千万别这么说,让教授特地从东京来这种地方,我们真的感到很抱歉。”

青江看向那个年轻女子。她不慌不忙地把桌上的手机移开二十公分。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了大约二十分钟,终于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矶部用茶壶倒了茶,放在青江旁问:“怎么样?”

青江忍不住皱起眉头。必须等冰雪融化后才能有结论吗?但产生火山气体的地点地热较高,冰雪融化较快,想到积雪下方淤积的气体同时喷出可能会造成的危险,现在就得研拟对策。

火山气体有一大半是水蒸气,但含有百分之几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通常都会在空气中扩散,所以不会达到致死浓度。事实上,消防队员在现场多次测量了硫化氢的浓度,最高数值也只有百分之○.○○一,这种浓度只会对眼睛造成刺激而已。

矶部把四轮驱动的厢型车停在车站的停车场,青江坐进了后车座。

“对啊,”老闆娘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因为这件事的缘故,所以对那位客人留下了印象。”

青江一边看着记录纸,一边喝着茶。

“只能这么研判,所以才伤脑筋啊。禁止民众进入那一带的现场当然没问题,问题是其他地方是否安全呢?”矶部把眉毛皱成了八字形。

“啊,不好意思。”青江急急忙忙签了名。

青江再度坐上了矶部开的车前往现场,为了安全起见,带上了氧气筒、防毒面罩和手提式浓度计。

走进一看,是一名年轻女子。她穿着有帽子的防寒衣,戴了一顶粉红色毛线帽,只是站在那裏看周围的风景。

“到底是怎么回事。”

意外现场位在离旅馆区数百公尺的地方,沿着往山顶的登山道走一小段路,中途转入一条兽径,沿着这条兽径一直走,前方是溪流。那名男客就倒在那裏。

矶部似乎有点意外,回答慢了一拍。

“喔,因为下雪的关係,这一带下了大雪。”

青江看着浓度计的数值,走在被白雪覆盖的登山道上。数值几乎是零。他用鼻子吸了空气,也没有闻到硫磺的味道。

青江向老闆娘道别,离开了旅馆,前往集会所的途中,都一直在想那个年轻女子的事。

“没事……刚才那个年轻女子是这裏的客人吗?”

“妳在这裏干甚么?这裏是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可以进来啊。”

“可能有朋友和她一起来,她朋友在车上等她。”

“果真如此的话,那我刚才的态度太残忍了,她可能想看看父亲死去的地点。”

“也对。”

翌日八点起床后,去餐厅吃早餐。和上次投宿时相比,客人似乎增加了。上次事故才刚发生不久,听说有不少客人取消了预约。目前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客人可能又逐渐回笼了。

“啊,有可能喔。”

“所以那位客人连续两週都来这裏吗?”

  • 背景:                 
  • 字号:   默认